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

節錄 │ 《千面英雄》、《內在英雄》

 個人非凡熱愛閱讀引言、導讀、序文,簡而言之就是喜歡作弊精華筆記,畢竟會被邀來寫這些內容的人一定讀過這本書,還有一定地位或者讓作者覺得你很了解我,他們的文字某種程度大面積的介紹、晾曬了作者的想法、本書的大致方向。



我研究「英雄主題」、「英雄神話」、「神話思想」有段時間,BUT!沒有成就!謝謝大家(下台一鞠躬)阿不是啦,那時候看了一些書,覺得很棒,跟大家分享一些書摘,這篇是引言、導讀、序文部分,摘自《千面英雄》、《內在英雄》兩本書。

《千面英雄》Joseph Campbell/著
〈坎伯生平及學術思想介紹〉1李亦園(中央研究院士)
神話其實並不是神仙的故事,而是人類自己的故事。人類各民族在神話中所表達的真正主題,並不在於神仙世界的秩序與感情,而是人類自身的處境、以及他們對自然世界以至於宇宙存在的看法。同時,或許更少人能夠理解,如果解讀得法,神話非但可以不再是某種已死去的文化殘留,它同時亦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我們現代生活精神文化的導引。

〈坎伯生平及學術思想介紹〉2閻振瀛(成功大學外文系教授)
神話不是來自於「理念的體系」(a conception system),而是來自於「生活的體系」(a life system)。我們不能把「神話」與「意識型態」混為一談;「神話」原本來自於生活的經驗,我們必須回歸生活的經驗去認識「神話」。
弗洛伊德是採取「現代主義」所信守的「實證科學方法」來從事心理學上的研究,而榮格從事心理學研究的路數,則加入了許多帶有「體悟性」特質的「非科學方法的方法」,有點傳統東方「以心證心」的旨趣。
人類在歷史上的跌到,乃是因為人類忽略了同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同體大悲」的情懷是坎伯來自「神話」原型的啟示,通過「神話原型的象徵」,他讓我們看到了在深層結構之下所隱藏的人類共同命運!

〈坎伯生平及學術思想介紹〉3李子寧(省立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耶穌基督的再生不是肉體的復活,而是精神生命的重生。釋迦佛陀的苦難不是外在的磨難,而是內省的誘惑。毀滅之神濕婆左手冒出熊熊烈火,燒去的不是凡俗的肉身,而是內心對肉身的執著。大地與聖河,犧牲與祝福,英雄的行徑與先知的聖蹟,都是我們冥想的隱喻。透過對這些隱喻與象徵的思考,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與神話的情境間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繫。而對於坎伯而言,這種意義的聯繫分別存在於兩個層次之上,一是心理,一是形上學。
「神話是眾人的夢,夢是私人的神話」。神話就是關於我們心靈深處之奧秘的寓言。神話故事表面可能描述的是英雄外在的探索與歷險,但是其意義卻永遠是內向的。

《內在英雄》Carol S.Person/著
推薦序/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內在英雄的任務不是移山倒海,而只是去了解山與海。

引言《修正心理學》James Hillman/著
心理學就是回家。

譯序/徐慎恕
走一趟自我療傷的英雄之旅,與神和好重回伊甸園。
我們每個人即使不是在找尋「生命的意義」,也是在尋找自己個人生活的意義,以便找出使自己活得富足、有力而真實的方式。

-------->>

內在的成長、外在的超越,層層積累、步步晉升、持之以恆,成為自己的英雄。

所有勵志的故事感動90%的人、獲得80%的讚美支持、70%考慮去做、60%開始行動、50%的人堅持去做、40%找到方向、30%的人有些作為、20%的人取得一點成績、10%的人站穩腳步、1%獲得最後的成功。

一切英雄旅程都是平凡人生開始、高潮迭起堅持、走到最後才能夠成功。
如果你先天擁有的才華,那是上帝最美的饋贈、但同時也是魔鬼最惡毒的詛咒,因為你將會容易忘記,一切都如此不易,而輕忽去珍惜。
如果你一無所有的開始,那是上帝最深的期許、還是魔鬼最珍貴的試煉,雖然破開一切險阻如此困難,但你會記住,我曾經是如何的孑然一身,今日又有多少成績。
當然世間的一切都有意外,意外造就故事的豐富、電影的懸念,讓我們的出路也越來越多。
不管是上帝的饋贈、魔鬼的試煉,一切獲得,我們都需要能量,不是每份獲得都能被善用。
成為自己的英雄、為自己改變,是最好的事。
內在的成長需要勇氣,外在的超越需要際遇。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