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渴求的心靈The Craving Mind》/賈德森·布魯爾 Judson Brewer

從香菸、手機到愛情,如何打破難以自拔的壞習慣?





「(正念是)一種覺察,來自於刻意地、非評價地專注於當下每一個瞬間。」——《正念療癒力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這個定義指出人們有「能力」去「學習如何安定專注力,且安住於一個察覺且不做反應的清明時空當中」
換句話說,正念是一種將世界看得更清楚的方法,如果主觀偏見讓我們在死胡同內不斷繞圈而迷失,念可以帶來對這些偏見的察覺,而看清我們是怎麼把自己帶離正確的道路。一旦看清我們並沒有前進,可以試著停下來,丟掉一些不必要的包袱,讓自己重新定位。
當我在登山迷路時,前輩教我要先停下來、深呼吸,然後拿出地圖跟羅盤。
只有重新定位並再次找回正確方位後,我才會繼續行動,這與直覺反應背道而馳,但一直以來總是救我一命。同樣的,這樣看清楚再行動的觀念,有著我們了解自己是怎麼作繭自縛,並學到如何在熟能生巧後脫離苦海。

當我們摳傷口摳上癮時,我們是不讓傷口癒合;相反的,去感受傷口真實的搔癢與疼痛,而不是去摳它,其實是讓傷口癒合。所以,不要屈服於癮頭就是一種最基本的療癒方式。 ——佩瑪・丘卓(Pema Chödrön)

成癮是走火入魔的消磨。

科技與奴隸制度的差別在,奴隸全然知道自己是不自由的。——黎巴嫩思想家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有沒有可能,當我們談論自己時,跟在抽快克古柯鹼或是濫用藥物時,所啟動的腦區是同一個?其實依核(nucleus accumbens)是腦區中與成癮有最高度相關的區域,所以自我獎勵似乎有些關聯。談論自己是一種獎勵,自我陶醉地說個不停,就跟對藥物上癮極度類似。

偏好網路上的社交活動與情緒管理不佳以及自我價值感下降以及社會疏離感上升等負面表現有關。讓我再強調一遍:網路上的社交活動反而會增加社會疏離感。人們癡迷地在臉書取暖,卻反而更糟,為什麼?就像我們學會在悲傷時吃巧克力一樣,習慣性上社群媒體並沒有解決最初讓我們難過的核心問題。
我們只是單純地從巧克力或者是臉書聯想到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要戒癮的第一步是承認我們上癮了。並不是說每一個習慣都是一種癮,這只是意味著我們必須思考,哪個習慣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而哪些不會。

「在有關快樂的問題中,人們通常把大腦感受到的興奮誤以為是真正的快樂。」——《在這一生中》/Sayadaw U Pandita

我們在聽到好消息、開始一段新的關係,或是坐雲霄飛車都會感到興奮。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被制約成將大腦中多巴胺升起時所產生的感覺就等同於快樂。

科技重新定義了二十一世紀的經濟,縱使這麼多的創新產物都有其益處,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波動性,都可能導致成癮或其他形式的有害行為。例如臉書藉由精密追蹤我們曾點選什麼,知道如何投我們所好,進一步利用這些資訊讓我們愈陷愈深、難以自拔。

當我們難過時,使用臉書或其他社群軟體,會讓我開心點還是更悶。......如果我們停止採壓踏板夠久,能夠退一步思考真正的獎勵是什麼,就可以明白什麼行動會帶來壓力,並發覺什麼真正讓我們開心,我們就能學會該怎麼閱讀屬於自己的羅盤。

自我(Ego),是一個人自以為自己的模樣,但其實只是一種習慣模式。 ——英國裔哲學家 艾倫・沃茲(Alan Watts)

當我們壓力破表或是筋疲力盡的時......「縱使是急性微小無法控制的壓力出現,都可能導致前額葉急遽喪失功能」

心理學家羅伊・鮑梅斯特(Roy Baumeister)將這種壓力反應稱為「自我耗損」(ego depletion)。

我們不能光靠想的就想出一條康莊大道,而困在計畫性或其他形式的白日夢裡都可能會增加壓力水平、並且和生活脫節,那麼知道這些過程在理想中與現實生活是如何運作,可能就是我們向前邁進的第一步。

「某種最強大的成癮之一,你從來沒有從文獻中讀過,因為對此上癮的人都不自知,那就是對思考成癮。 ——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

反芻思考——就是指陷入了反覆思考迴圈當中——甚至會發展出慢性化或持續性的憂鬱症。

無聊的解藥是好奇,好奇則沒有解藥。 ——美國詩人 桃樂絲・派克(Dorothy Parker)

我沒有任何的長處,我只是充滿好奇。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我們如何在尋求幸福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也許這種觀察的基礎是在於他對痛苦和幸福的根本論述:『眾人所稱的幸福,聖人可能會稱之為痛苦;眾人所稱的痛苦,聖人可能會發現是幸福。』......我們誤把興奮當成了幸福,興奮誤導了我們,並導引我們走向痛苦,而非遠離。」

直到我們定義出屬於自己的幸福,例如認清興奮與喜悅的差異,不然我們的習慣永遠不會改變。我們還是會不斷回頭索求那慾望的果實。

喜樂源於專注與好奇,這類的意識狀態在清醒時隨時可能出現;這一點都不需要費力,因為只要隨時維持覺察,我們便可以單純地安住在察覺當中。另一方面,興奮則需要事件的發生,或是需要我們得到想要的事物——我們必須做些什麼好完成心願。

生活說明書:
全心全意,
大吃一驚,
傳達感受。 ——Mary Oliver

「正念也就是透過深化『閱讀』別人肢體語言的能力,對他人的狀況以及困境感同身受。」
以全然得察覺面對自己的遭遇,有助於我們從「為什麼我一定要這樣」,以及「這到底對我有什麼用」,這一籮筐問題衍生出來的習維當中跳脫出來。
達到專注的要素是喜樂,重述一次,那不是躁動、不是焦慮的興奮,而是開闊且平靜的喜樂。

〈沒有附帶條件:佛陀的慷慨文化〉:「捐獻者,給予前,他很欣喜;給予時,他/她的新受到鼓舞;給予後,他很滿足。」

有些人經常熱心助人,但回家後卻筋疲力盡、覺得不被感激,這樣的缺乏被認同的狀況便可以用來解釋他們為什麼會感到心力交瘁——他們就如同犧牲奉獻的現代烈士。

下次你幫忙開門時,看看帶著期待回饋的心幫別人開門,以及無私地幫別人開門,所體驗到的快樂(喜樂、溫暖等等)是否不太一樣?結果是否助你正確讀懂自己的壓力羅盤、讓你明白哪種形式的獎勵把你帶往或遠離壓力呢?

你的我執擋在路上。 ——大珠慧海

我們盡其所能創造出通往成功的最佳可能條件,然後讓結果自然發生,這種過程反而更有樂趣。 ——《領導禪》

最重要的是我們對戒律的態度,如果我們為了變得神聖而禱告、為了胸前的肌肉而運動、或者是為了看起來很有智慧而學習,就會失去很多收穫。最重要的是享受活動本身,同時了解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自制力,我們需要自制力才能專注。 ——《尋找心流:融入日常生活的心理學》

發展出心理的柔軟度,並用它來面對生活中發生的許多改變與挑戰,我們就能讓弦鬆一點,或者是給煞車油;我們就能比較容易承受那些因爲抵抗隨時隨地發生的狀況所造成的不必要負擔。因此,我們便能從困境中復原,並變得姿態柔軟、懂得隨機應變。在光譜的最遠端,我們眼中的燙手山芋也可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我們可以具有惻隱之心,但不糾纏其中,所以,我們必須分清惻隱與糾纏的差別。真正的惻隱之心並不只是一種情緒上的反應,也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堅定承諾。正是這樣的堅定根基,對待他人時,真正的惻隱之心並不會改變,縱使他人表現出負面行為也一樣。真正的惻隱之心並不是建立在我們自己的投射或期望,而是建立在他人的需要上,不管那個人是親密的朋友或敵人⋯⋯這才是真正的惻隱之心。」——《慈悲生活》

當我面對苦痛時,要區分出自私及無私的反應很簡單,前者的感覺是封閉的,而後者則感到寬闊。

當我們遇到某種形式的抗力,這可能是我們被卡住在深溝裡或洞裡的訊號。諷刺的是,溝是我們自己挖的;當我們被某種觀點或行為的深溝給困住時,反而會自己愈挖愈深,我們可能都曾在爭吵中經歷過這樣的感覺。

我們發現到我們只是武斷地爭論不休地,而我們所爭論的內容卻變得愈來愈荒謬。但由於出於某些原因,我們的自我(ego)不會善罷甘休。我們早已忘記那「洞穴法則」:發現你在洞穴裡的時候,就不要再挖了。

如果以一種自動化或是膝反射方式快速地滿足渴求,就只是在餵養它。

當我們的(心靈)富有彈性時,我們便能在遭遇新情境時隨機應變;當我們富有彈性時,我們便不用去抗拒或避免那悲傷的歷程;沒有了自我依戀與受威脅感,我們可以更快復原;我們會繼續前進而不是執著不放。

我們的大腦本來就被設定來進行學習,只要我們看清限縮、自我深化的獎勵,與開放、寬闊、充滿喜悅的渾然忘我的獎勵者兩者間的不同,我們就能學會如何閱讀自己的羅盤,將自己重新定位,往另一個方向出發,通往真正的幸福。

我們不會停止探索
因為所有探索的終點
將會到達我們的起點
而且是初次知道這地方。
透過那未知、卻深植在記憶中的大門
當最後一塊未被發現的土地
就是大地的初始之處
不為人知,因為未曾被尋找
但曾聽聞,隱約聽聞、在寂靜之中
在兩道海浪中間
倏忽即逝的此刻,此處,此刻,永遠
一種極其單純的狀態
(付出的代價不亞於一切)
而一切終將安然無恙
所有事物終將安然無恙
當火舌交織纏繞
直至或晏如皇冠糾結
而後火與玫瑰化為一體。 —艾略特〈四個四重奏〉

註:「一切」可以被詮釋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戴上的每一副有色眼鏡,我們一直戴著這些眼鏡來建立、防衛以及保護我們的自我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